目前分類:從古典音樂到社會文化省思 (1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如果只看著各類媒體的大量廣告,的確可以很輕易地發現音響市場越來越高價化的現象;尤其是追求最頂級的旗艦商品,更是越來越高不可攀。當然了,這馬上引發很多乍看明理的省思,莫不走向批判高價化危害的膚淺荒謬言論。老實說這種言論完全沒有任何理性的意義與價值:一台BUGATTI要新台幣一億多元,誰不知道貴死人?又有誰不是理性地選擇國產車或改裝車、再理性地以純欣賞的心態來贊嘆如此完美而遙不可級的超級跑車?再說史瓦第發利名琴不也是貴到買不起?又有誰不是理性地選擇價差一大截性能卻勉強接近的現代琴?因此在本文的基本前提就是,音響高價化的是非對錯是根本不必討論的,音響廠商因此而賣不出去無人問津而倒閉也是他家的事;什麼時候我們這些相對弱勢的消費者,需要幫音響廠商這種相對強勢的資本主義王朝操心它們的生計了?

  這種荒膠的現象,卻反映出一種危機,值得任何想要真誠面對音樂與音響的愛好者留意與戒懼的,這才是本文的重點;也就是:音響市場高價化現象考驗音響與音樂的真誠。

  音響市場會走向高價化一定有其市場機制或社會原理,我們又不是什麼想要推翻音響帝國的共和主義革命份子,僅僅只是一個單純的消費者而己。這時對於我們最重要的事只有一個,就是如何在這樣的社會情境中,找出對自己最有利益、最有意義的生存方法。

psycho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直以來,音響前輩『音響是手段,音樂才是目的』的主張成為主流思考,但是這句話的真正知識論或美學內涵究竟是什麼?明顯沒有看過任何嚴謹的論述。結果最後看到的是一種可怕的錯誤價值觀:既然一個是目的、另一個只是手段,當然就分出高低了;所以欣賞音樂比調整音響還要高貴?因此唱片多半都是好的、而音響就是神話當道?......

  至此己經出現錯誤的『聖俗二分』價值觀,即使在基督教神學上主張『神聖與世俗必需二分』都己經被證明是錯誤的神學思考,因此在這裡是不必花時間在本質論上論述為何是錯的;於是我寧可採取『價值現象學』式的論述,直接觀察這個價值觀在音樂音響圈中出現的現象,看看是否反過來毀滅音樂與音響本身的意義。

 

psycho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年還在嘉義唸書時,市區有一家極端美味的《楊記水餃》(現在己不知如何了);不只水餃美味至極,獨門的雞湯盅更是滿口清香、三月不知音樂。不過當時還是窮學生,那敢輕易嘗試一碗要價200元的精美食物?一切都是藝文心靈在都會空間的偶遇。

  《楊記水餃》當時店內裝潢清悠,一面牆中間大大一幅書法,寫著『一抹清香,暫引櫻桃破』。我一看就知道這是取材自李後主詞『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當下覺得主人甚為風雅;不過依東方文化故作謙遜的特色,當然是藏在心裡不忍說出。

  有次邀遠方朋友共同享受如此美食,朋友驚呼連連大加贊美;我在志得意滿之餘,加大音量指出:老闆的品味很高哩!你看,『一抹清香,暫引櫻桃破』取材自李後主詞『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意思就是形容他的美食一出,就連櫻桃小口都會被誘惑地大大張開......

psycho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言

  分享眾多音樂與音響的文章後,很想談談這些分享背後的價值理念。其中我個人最重視的是『人文精神』:無論是深入分析音樂內容的藝文作品、還是暢談音響調整的科學文章,通通是基於人文精神的重建而寫。會有這種分享的動力,一方面是個人的愛現,另一面當然也是信仰的動力;因為按照基督教的理念,努力把藝文或科學最正確的知識發掘出來,就是榮耀上帝的聖徒。

  但是這樣的理念,很容易遇到的質疑就是:『談論這麼高級的藝文,是否無法悲憫小人物?』,這直接牽涉到『何謂人文精神?』的重大問題,因此以下將把兩個問題合併分享。
 

psycho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分享音樂聆賞以來,一直面對的問題就是:一個文化上的華夏子孫,為何談到比較嚴肅的音樂就只能談論西方的古典音樂,而很少談東方的國樂?

  我個人的想法是:自從秦始皇焚書後,樂經失傳;原本充滿愛情性愛的《詩經》還能留下『后妃之德』的附會,完全抽象化的音樂自是難以談什麼禮樂教化了。於是音樂從知識份子階層開始徹退:我們談論高級知識份子,會說他以文章著名、以書法著名、以繪畫著名,極少『只』因為音樂就著名的。就算是著名的嵇康《廣陵散》,老實說,若不是他先以文名成為竹林七賢,否則他的音樂水準會不會有人重視恐怕很可疑。

  時間到了清朝近代,幾首經典級的國樂連作者姓名都不知道;甚至因為不重視記譜的嚴謹度,連原譜是什麼都有一大堆不同版本,演奏起來更是天差地遠。琵琶獨奏版的《春江花月夜》可說是逍遙意境的第一名曲,但是流行的絲竹版卻是味道盡失,到底那一首才是真正的春江花月?《十面埋伏》更慘了,我有十多張《十面埋伏》的唱片版本,每個版本差異都是貝多芬與蓋西文的差別、古典樂與搖滾樂的差別......

※     ※     ※

psycho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註:本文為約十二年前的文章修改而得,到如今對很多音樂的聆賞歷程仍是差不多的。不過,針對新近體悟的法國古典音樂,特別發現他們更著重於『純粹美感』與『心靈躍升』的對話,也就是未來我將會寫一篇《從法國古典音樂的有聲記錄談藝術欣賞的『純粹美感』與『心靈躍升』角度》,到時就可以納入我最近聆賞的唱片與音樂了。

  從藝術作品史本身可以看出文化趨勢的痕跡;但是音樂,尤其是一般通稱的古典音樂,不只作品本身有時代趨勢,連作品的演奏方式也有時代趨勢。由於古典音樂的成品只是彈性很大的『樂譜』,遂造成不同演奏家對同一首作品的相同樂譜進行各種不同的詮釋;這些詮釋必然涉及演奏者本身的時代心靈問題,於是我們同樣可以從古典音樂的演奏史看到更進一步的趨勢文化現象。

  古典音樂的演奏史與其他藝術的創作史有一點非常的不同,這正是我之所以鑽研這個角度的主因。其他的藝術是『創作』,而古典音樂是『演奏』;其他藝術的創作可以徹底反傳統,但是古典音樂的演奏必需被白紙黑字的『樂譜』限制他的自由詮釋範圍;所以,在這種不同基礎的情況下,古典音樂的演奏史等於是一種獨特的『藝術詮釋史』,會產生怎麼的現象,是很值得加以探討的。

一、最早的有聲資料:浪漫主義的演奏方式

psycho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我的舊文章:『古典音樂唱片市場的歷史演變論』中提到:

『.......再來進入二十一世紀初,走向了『微利時代』。因為再也不可能靠新發行唱片獲利了,當然只能靠再版的大師級唱片獲利。這種再版唱片如何獲利?非常簡單,一張CD唱片本身的材質,價格可以相差超過五十倍,當然這種差別的就是音響效果的明顯差異。而從使用的『訊源』到製作成唱片的過程,也相差過超過百倍。種種省錢方法的運作之下,即使是把再版的大師全集賣得便宜五成,仍然可以獲得鉅額利益。因此造成音響界開始發現『第一版CD唱片』居然比『新出版CD唱片』好聽,CD也像LP一樣講究版位的現象開始產生並流行。』

  這裡牽涉到的是一種特殊的現象:唱片的硬體版位成為『收藏家』的收藏對象,並演變成商業價格飛漲。這是資本主義社會必然的走向,好壞且先不論;然而從中看到很令人警剔的文化缺陷問題,卻可以好好談論一下。

唱片版位的直接聽感:

psycho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來嘗試想討論『古典音樂CD唱片低價化』的現象,但是越思考、越發現存在一種歷史演變的角度,可以帶出很有意思的古典音樂文化現象。當然這篇只是遊戲之作,不是非常嚴謹的學術論文,多個幾年或少個幾年、寫錯人名、寫錯廠牌名......通通可能發生。

  古典音樂唱片出版現象的歷史溯源,我想可以從 EMI 的李格一統江湖談起,約是50-60年代。這時是一個『黃金時代』,水準高超的演奏家多得要命,廠商可以自由挑選他想要、他偏好甚至他利益所在的演奏家。所以無論有多少商業運作或醜聞,製作的唱片就算不夠滿意也往往是極高水準的成品。這麼容易產生好產品的年代,我不論道德是非只論成果效益,故稱為『黃金時代』。

  再來是70-80年代,古典音樂幾個大廠的情勢明朗,我稱為『青銅時代』。這時仍存在50年代大師教出的不少青出於藍的繼承者,每個演奏者都要向先師挑戰:他如果不能演奏出另一種絕佳的詮釋並且擁有自己的特色,那麼大廠商如何推銷他的商品?於是,在這種時代,無論是何種演奏傳統的訓練,演奏家總是費盡心思去產生具有個人特色的詮釋方法。以我個人主觀而論:DG的吉利爾斯、拉撒路四重奏團,PHILIPS的聖馬丁弦樂團、布倫德爾,CBS 的顧爾德,通通算是這個『青銅時代』的產物。同時間,以古樂器演奏為號召的演奏也開始出現,所謂『回到作曲家時代的聲音』那只是一種特色,通不過理性的論證。但是,的確也走出一條創新詮釋方法的路線。

  再來是90年代,新發行的唱片之獲益仍大,但是如何吸引愛樂者購買新出版的唱片?於是進入『星光時代』。這時詮釋的創新己經無能說服人了,明星的塑造成為主流方法,詮釋的怪異也是另類選擇。當然,演奏家本身的外表一定要有特色:特別美、性感、醜、甚至特殊殘疾,通通可以成為賣點。這種現象跟好萊塢己經相去不遠,故稱為『星光時代』。

psycho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先前我談論如何欣賞音樂的線條與色彩,並提出『音、樂分立』觀點,基本上是把音樂當成一種『抽象物』:直接透過『以線條為基礎』的故事或『以色彩為基礎』的故事,來欣賞傳古典音樂或『現代的古典音樂』。

  但是前陣子心靈小憩網站舉辦『現代古典音樂講座』並且邀請專業作曲家林芳宜網友(martius)進行分享,她卻使用『訴諸具體感受』的方法來談現代古典音樂。martius先用自己的作品來挑戰大家的『直接聽感』,再談武滿徹、再談溫德青。我本來以為會分析他們的抽象型式,結果 martius都在談直接聽感.....當然,訴諸直接聽感是很好的音樂欣賞方式,當天的網友會也極為成功,但是卻讓我隨想到一些文化問題。

回應現代心靈的現代音樂

  誠如 martius 所說的、而我願意使用更認同的口氣來重說一遍:這些現代古典音樂是針對『努力面對現代世界』的人而寫的,對現代世界充滿感覺(可能是關懷、可能是焦慮、可能是希望......)的音樂家,透過音樂心靈喚起的是根植現代心靈的普遍感受。例如溫德青表現書法的現代樂,大概只有處在現代化社會中面對書法藝術與現代化社會的緊張關係,才會寫出那麼讓人覺得『揮灑書法是何等驕狂又喜悅』的音樂來。

psycho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儒家思想的心物觀點:

  在孟子的盡心上篇談到:『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這一段話意謂著『心』是人類理性與道德覺知的基礎,只要『盡其心』就可以養性並事天,『性』是指『心』的理知所作用的對象,而『事天』則是儒家思想的最終價值關懷(例如『天人合一』思想)。故可以說,在孟子的思想中,有一種強烈的『以「心」為主體』傾向,也就是人的理知與道德的根源是對於『心』的掌握。

  但是這裡有一個含混,就是『心』到底是什麼?宋明理學對此一問題進行探討。朱熹『朱子全書』卷49說:『心是主宰....然所謂主宰者,即是理也。』,王陽明主張『心即是理』,這是朱王兩派理學的不同分岐點。但是,不論『心』與『理』的關係如何,朱熹認為:『夫心者,人之所以主乎身心也....命物而不命於物,故以心觀物,則物之理得。』(朱子文集, 卷67),換句話說,朱熹仍強烈主張理解物之理必需先使用『心』為主體。而王陽明主張『知行合一』,意謂人能擴展內心故有的分辨是非之本能,則必然會產生趨善避惡的意志與行動。

  所以,無論兩派如何不同解釋,儒家對『心物問題』的看法都脫不了『以心為主體』、『用心來理解物』的傾向。

psycho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古典音樂界流行的『庸俗化』現象:

  從小就是看著邵義強先生的古典音樂編著解說長大的。邵先生的貢獻毫無置疑,但是當年我卻發現一個詭異現象:在貝多芬交響曲的版本介紹中,他明明認定福特萬格勒是最好的版本,為什麼介紹到卡拉揚時卻使用三倍以上的華麗文字用力推薦?一個厚黑學的觀點當然立刻心懷惡意地認定那是商業掛勾,我卻不這麼認為。因為我看到了這特殊立場:他認為卡拉揚的演奏唱片適合入門,入門的古典音樂欣賞者是不容易去欣賞福特萬格勒的,只能欣賞卡拉揚,所以寫給入門者的書理應大力推薦卡拉揚.........

  我這個觀察到了國中時期又得到確認。當年的音樂月刊第一次進行版本比較研討會,曲目是貝多芬第五交響曲《命運》。結果又出現一位當紅的樂評家,直接說出類似下列意思的字句:『我認為卡拉揚適合入門,所有入門的人我都推薦他一定要買卡拉揚。』

  直到現在,不管是以前的連線古典音樂板,現在的各大WWW古典音樂討論區,這種所謂『入門者應該如何』的觀點總是纏繞不去的幽靈。也會有人說入門者可以聽聽甘乃迪、可以聽聽陳美、可以聽聽三大男高音、可以聽聽馬友友.....我並不認為上述的演奏家都很差勁,但是,請問有誰能誠實告訴我:到底有多少古典音樂愛好者,因為這些所謂的『輕鬆的入門方法』,而獲得真正的古典音樂欣賞樂趣?

psycho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